副蛋白相关肾病:决定副蛋白肾脏沉积部位4大因素

2016-10-09 11: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广义
字体大小
- | +

CJASN 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副蛋白相关肾病的综述文章。此文将此专题中决定副蛋白肾脏沉积部位的因素与大家分享。

副蛋白可以沉积于肾脏不同的部位,导致不同的肾脏疾病(如下图)。

未标题-1.jpg

不同分子量的副蛋白在肾脏的沉积部位不仅与其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如分子量、电荷等)有关,还与沉积的肾脏部位的因素有关。尽管目前关于副蛋白沉积部位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了一些与副蛋白沉积部位相关的因素。

AL 型淀粉样变性

AL 型淀粉样变的前体蛋白是单克隆游离轻链(FLCs)或者 FLCs 片段。AL 型淀粉样变患者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可以表现出巨噬细胞活性吞噬 FLCs。FLCs 可以被系膜细胞降解形成淀粉样纤维,并沉积和聚集在系膜区。

研究显示金属蛋白酶(MMPs)也参与淀粉样变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因为肾脏中 MMPs 的水平与患者肾功能恶化相关。淀粉样物质的沉积还和血清淀粉 P 物质(SAP)、粘多糖和脂蛋白 E、J 的共同沉积相关。

淀粉样纤维丝倾向于沉积与肾小球、血管壁和间质,而较少沉积于小管基底膜。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MIDD)

MIDD 的病理特征是非淀粉样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LC)、重链或者两者沉积在各器官。

轻链沉积病(LCDD)是最常见 MIDD,kappa-LC 沉积者占其 80%。kappa-LC 的 CDR2 区域存在 beta 折叠,beta 折叠可以使 kappa-LC 形成多聚体而发生沉积。LC N 末端的糖基化也促进 kappa-LC 的肾脏沉积。LCDD 的 FLCs 带正电位,其更易于沉积于带负电位的基底膜。

相对于 LCDD,HCDD 较少引起肾小球病变。LCDD 的肾脏系膜细胞表现出成纤维细胞特性,其可以增加 TGF 的表达和系膜基质产生,导致肾脏增生性病变和纤维化。

近端小管病变

近端小管酸中毒及 fanconi 综合征(FS)是最常见的 FLCs 相关的近端小管病变。引起 FS 的 FLCs 有其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可以抵抗蛋白降解而导致沉积。体外研究显示某些 FLCs 可以直接导致近端小管的凋亡、上皮细胞的间充质转化。

管型肾病

管型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最常见的类型。由浆细胞产生的过量的 FLCs 在远端小管与 THP 结合,在特定的酸性环境中形成管型,并阻塞远端小管导致小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萎缩纤维化即管型肾病。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于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