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减少35%:鲁索替尼可改善骨髓纤维化症脾大症状

2016-08-29 12: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凌勇
字体大小
- | +

骨髓纤维化症(MF)是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征为骨髓纤维化、血细胞减少以及髓外造血。通常,MF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脾大症状,并伴有发热、体重减轻及盗汗等全身症状。以上表现极大的降低了 MF 患者的生活质量。

鲁索替尼是一种选择性强效 JAK1/JAK2 抑制剂,而研究认为 MF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 JAK 及 STAT 通路的调节异常有关。鲁索替尼的应用能快速且持久地减轻 MF 患者的脾大症状,改善 MF 的相关症状(如发热、盗汗及腹痛等),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英国盖斯医院的 Harrison 教授等开展了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 Ⅲ 期临床试验,旨在分析鲁索替尼治疗 MF 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Leukemia 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 MF 患者 219 例,以 2:1 分为 2 组,其中鲁索替尼组 146 例,另 73 例患者分配至其它最佳治疗组(BAT)。纳入的患者包括原发性 MF、真红转化至 MF 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至 MF,根据 IPSS 评分均为中危-2 或高危组。

鲁索替尼组 MF 患者接受的治疗为:鲁索替尼 15 mg 或 20 mg(若基础血小板计数在 100~200×109/L 范围,则用 15 mg;若>200×109/ L,则用 20 mg),Bid。而其它最佳治疗组(BAT)应用的治疗较多:包括市场上其它药物的单剂或联合使用,或仅仅进行观察处理等。而且 BAT 组患者可中途转至鲁索替尼组。

研究旨在分析鲁索替尼治疗 MF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效性的主要比较指标为:脾脏体积减少 ≥ 35% 的患者比例,次要比较指标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出现脾脏反应的持续时间以及 JAK2V617F 的基因负荷大小。注:若脾脏体积比研究最低点体积增加>25% 或比脾脏基线体积减少<35%,则认为脾脏反应消失。安全性方面,主要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在治疗过程中,鲁索替尼组的 146 例患者一直坚持原有治疗,而 BAT 组的 73 例患者中有 45 例中途转至鲁索替尼组进行治疗。经过随访发现,在原有的鲁索替尼组 146 例患者中,41 例患者达到脾脏体积减小 ≥ 35%,比率为 28%;BAT 组患者却无 1 例患者达到此项标准。

且值得注意的是:在 BAT 组转至鲁索替尼组治疗的 45 例患者中,有 19 例曾达到过脾脏体积减小 ≥ 35% 的标准,达到率为 42.2%。

随访发现,鲁索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仍未达到,而 BAT 组仅为 4.1 年(鲁索替尼组优于 BAT 组),进一步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得知:鲁索替尼组患者的死亡率比 BAT 组减少 33%。此外,鲁索替尼组脾脏反应维持的时间也是优于 BAT 组的。

在 JAK2 V617 基因方面,共有 110 例患者为 JAK2 V617 基因阳性,其中 1/3 的患者此基因的负荷量减少>20%,而大部分出自鲁索替尼组。

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且在非血液学不良事件方面,鲁索替尼组是低于 BAT 组的。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基本相当。

骨髓纤维化症作为骨髓增殖性肿瘤,其病程相对较长,以往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比如输血、输板等)、干扰素、激素或小剂量化疗等。但其疗效往往欠佳,脾大症状难以得到改善,最终结局不太乐观。

本研究中采用 JAK1/2 抑制剂鲁索替尼治疗(15 mg 或 20 mg,Bid)MF 患者,效果佳,多数患者脾脏体积减小 35%,且安全性较好,总体来说,鲁索替尼可有效治疗 MF 患者,或许可称为以后治疗 MF 的方向。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跃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