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改变决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化学治疗方案

2016-02-25 12:06 来源:丁香园 作者:唐亮
字体大小
- | +

化学免疫疗法(CIT)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大,药物短期和长期毒副作用显著(如条件致病菌感染、二重肿瘤),评估哪些 CLL 患者适合 CIT、经 CIT 可能获得长期无进展生存至关重要。近期,美国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 Keating 教授团队在 BLOOD 杂志发表了迄今为止随访时间最长的 CLL 患者 CIT 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共入组患者 300 例,治疗方案为氟达拉滨(25~30 mg/m2)、环磷酰胺(250~300 mg/m2)、利妥昔单抗(第一疗程 375 mg,2~6 疗程 500 mg/m2),每 4 周 1 次,共 6 个疗程。疗效在第 3、6、和 12 个月时评估。骨髓或外周血标本的 IGHV 突变状态检测采用基于 PCR 的分子诊断,微小残留病变(MRD)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或分子技术(灵敏度 0.01%)。

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2.8 年,无进展生存(PFS)为 30.9%。长达 12.8 年的 PFS 在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突变组为 53.9%,而在 IGHV 非突变组只有 8.7%。约 50.7% 的 IGHV 突变患者治疗后显示 MRD 阴性,中位随访时间的 PFS 高达 79.8%。此外,有 42 例 IGHV 突变患者在长达 10.4 年的随访期内无复发。15 例 IGHV 突变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中位随访期内均显示 MRD 阴性。

相比之下,IGHV 非突变患者即使达到 MRD 阴性缓解状态,12.8 年的长期无进展生存率也很低,约 16.3%。进一步对 IGHV 突变组分析显示,治疗前 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 4.0 mg/L 是无进展生存的不良因素,PFS 在 β2-微球蛋白≥ 4.0 mg/L 和 β2-微球蛋白 < 4.0 mg/L 两组分别为 38.8% 和 61.6%。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 IGHV 非突变和 17p 缺失是无进展生存的不良因素。

这一研究提示,检测 IGHV 突变和 17p 缺失等遗传学改变有助于判断哪些 CLL 患者适合 CIT 方案。IGHV 突变患者经 CIT 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而 IGHV 非突变者可能更适合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跃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