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转移扩散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死因。常见的乳腺癌转移器官包括大脑、骨骼、肝脏和肺脏。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原发性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肿瘤细胞侵袭进入血管、随血液转移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TC)、肿瘤细胞渗出血管、肿瘤细胞发生间质上皮转化(MET)。
其中,循环肿瘤细胞在上皮肿瘤转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多个科研小组报道,血液中除了单个循环肿瘤细胞(CTC)外,还有一种循环肿瘤细胞团(CTC cluster)。这种循环肿瘤细胞团一般由2-50个肿瘤细胞组成,存在于上皮肿瘤患者的血液中。然而,目前循环肿瘤细胞团在肿瘤转移扩散中的作用并不明确。
近期,为了探讨循环肿瘤细胞团队乳腺癌转移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美国哈弗医学院的Aceto N等开展了一项综合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ell杂志上。该研究涉及动物模型和肿瘤患者两个层面。
图1:循环肿瘤细胞团(CTC cluster)和循环肿瘤细胞(CTC)
借助标记的乳腺癌肿瘤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团是由原发性肿瘤脱落形成的寡细胞克隆体,而非由多个肿瘤细胞在血管中聚集形成细胞团(如图1所示)。尽管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团很少,但是循环肿瘤细胞团形成转移瘤的能力是单个循环肿瘤细胞的23-50倍。
对乳腺癌患者的单个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细胞团进行RNA测序,研究人员发现两者的细胞粘连成分-斑珠蛋白(plakoglobin)表达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者将敲除斑珠蛋白基因的肿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建立小鼠模型。结果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团形成和乳腺癌肺转移在该模型中都受到抑制。
图2:Kaplan-Meier生存曲线
通过分析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样和生存期,研究人员发现外周血液中的高含量循环肿瘤细胞团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高水平斑珠蛋白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如图2所示)。
通篇提示两个要点:1.原发性肿瘤细胞通过斑珠蛋白粘附在一起形成循环肿瘤细胞团;2.循环肿瘤细胞团可以明显促进肿瘤转移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将血样中的循环肿瘤细胞团作为患者肿瘤转移和不良预后的检测指标。此外,我们可以将斑珠蛋白作为抗肿瘤转移的靶点,据此研发特异性的抗肿瘤转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