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节置换病人出现贫血可咋整?立刻马上找血液科会诊?小心被笑话,照着NATA指南走,骨科医生分分钟轻松搞掂围术期贫血诊治流程。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接受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日趋增多。据文献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前贫血发生率为 24%,而术后则高达 51%[1]。如贫血不能得到足够重视并进行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包括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术后死亡率、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与功能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2]。
围术期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Hb)浓度减低或红细胞数量减少,致使机体不能对组织细胞充分供氧的疾病。临床常用的贫血诊断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和中国标准,WHO 诊断贫血标准 [3]为:Hb 男性<130 g/L,女性<120 g/L;中国推荐贫血标准 [4]为:Hb 男性<120 g/L,女性<110 g/L。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在 2013 年进行了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非心脏手术围术期 Hb 介于 10.1~12 g/dL 的患者在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是 Hb>12 g/dL 者的 2.01 倍,术后 Hb 下降程度亦与 AKI 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5]。结合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出血多、输血率高的特点 [2],从围术期的患者安全角度考虑,推荐采用更为「严苛」的 WHO 标准。
围术期贫血的分型
临床常用的贫血分型方法是根据红细胞指数来确定的,即根据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