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后出现认知障碍

2016-11-28 22: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dengziyu
字体大小
- | +

伦敦英国皇家学院哈默史密斯医院血液科的 Claudiani 教授在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报道了 3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停用 TKI 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的病例,在此总结如下供医务工作者参考。

病例 1

患者在 50 岁时确诊为 CML 慢性期,先后经历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的耐药性,最后在 2007 年进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出现复发后于 2013 年重新开始每日口服剂量 400 mg 尼洛替尼,12 个月后达到完全分子学缓解,2 年后停止尼洛替尼治疗。就在停药第 6 个月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及定向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认知困难,至今病因仍然无法明确。

病例 2

患者 55 岁时确诊为 CML,在伊马替尼和达沙替尼治疗失败后,于 2007 年开始应用尼洛替尼治疗,分子生物学上达到了持续缓解。然而在 2014 年出现外周动脉闭塞中断治疗,停药 4 个月后,在脑血管没有检测到任何问题的状况下患者出现了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认知障碍。

病例 3

患者 55 岁时诊断为 CML,从 2001 年接受伊马替尼并达到了深层次的分子生物学缓解,在 2012 年因伊马替尼因持续的副作用改为尼洛替尼,但是经历尼洛替尼以及更换博舒替尼治疗均不能够耐受,患者于 2013 年重新口服伊马替尼治疗, 12 个月后达到缓解却因副作用再次停药。在 TKI 停止治疗 12 个月后,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诊断为早期老年痴呆。

据此前的研究报道,TKI 戒断综合征出现的原因在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 c-kit 抑制的突然解除,进而导致肥大细胞活化释放,但是 TKIs 撤除后的神经学反应以前没有描述。

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发病原因是由于 β-淀粉样蛋白和高磷酸化 Tau 蛋白沉积的神经变性疾病,已有的报道表明尼洛替尼及博舒替尼具有穿透血脑屏障抑制 Abl 受体作用,同时能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

动物模型研究表明 TKIs 潜在发挥干扰 c-Abl 受体酪氨酸激酶和神经变性之间的联系作用,同时增加淀粉样蛋白 β 的清除和减少行为缺陷。此外,动物研究中伊马替尼可以通过参与淀粉样蛋白-β 清除的基因的转录诱导改善神经变性的纤维,调节凋亡反应和减少病理的 Tau 蛋白超磷酸化。因而这些发现表明尼洛替尼和博舒替尼可以作为 AD 的潜在研究治疗方向。

鉴于在动物模型中的观察,可以假定患者在接受 TKI 长期治疗后停止服用,可能导致神经元 Abl 活性的「反弹」增加,并且加速神经蛋白沉积变性过程,这也能够解释为何 TKI 撤除后发生不明神经系统症状。以此临床医生在跟踪慢粒患者停止服用 TKI 治疗后要注意跟踪随访,同时对不能够解释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生保持警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张跃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