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机制是肾功能减退伴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但铁缺乏(ID)在CKD患者中亦十分常见。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频繁采血化验、透析血管手术操作以及透析管路失血等,血透患者每年铁丢失可达1~2g之多[1],故铁剂的应用是血透患者贫血治疗的重要一环。
血透患者铁剂应该怎么用?
按照使用途径区分,铁剂包括口服铁剂及注射铁剂。口服铁剂经济、使用便捷,但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注射铁剂耐受性良好,但需首先建立静脉通路,两者均可有效改善贫血,而静脉铁剂能提供更高的血红蛋白(Hb)浓度,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铁储备[1]。
血透患者的铁缺乏及贫血程度通常更重,2014版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推荐,血透患者应优先选择静脉途径补铁,其具体用法为:
初始治疗:一个疗程剂量为1000mg,一个疗程完成后,如仍存在血清铁蛋白(SF)≤500μg/L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可以再重复治疗一个疗程;
维持治疗:当铁状态达标后,应用铁剂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对铁剂的反应、铁状态、Hb水平、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用量、ESAs反应及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推荐100mg每1~2周1次。
静脉铁剂的不良反应风险及防范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是静脉铁剂使用过程中少见但危险的不良反应,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既往铁剂注射史、注射速度过快、多药物过敏、严重过敏体质及全身炎症性疾病[1],此外也与注射铁剂的产品类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