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横滨大学的 Hayashi 教授等报道了 1 例克唑替尼治疗 ALK 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的病例,相关内容发表于 Blood Cancer Journal 上。
患者为 2 岁女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疲乏及呼吸困难。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35 g/L,血小板 10 × 109/L,白细胞计数 159 × 109/L,其中幼稚细胞占 39%。骨髓检查显示满布白血病细胞。核型分析提示 ALK 基因重排,余未见异常。诊断为 AML。
患者按照日本相关的治疗标准进行治疗,于诱导治疗后达血液学完全缓解,核型分析提示正常。诊断 6 个月后患者复发,此时患者仍在进行巩固治疗,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提示,在 ALK 基因重排的基础上,又发现了 7 号染色体缺失。之后病人行 IDA-FLAG 方案化疗,并使用阿扎胞苷挽救,但治疗无效。
由于患者存在 ALK 基因重排,并且对于传统的挽救治疗无效,因此给予患者 280 mg/m2 剂量的克唑替尼,一日两次,除鞘注外停用其他化疗。治疗 51 天后,7 号染色体缺失消失,除恶心呕吐外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克唑替尼共治疗 55 天,之后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 年后仍处于完全缓解。
本例为报道的第 1 例克唑替尼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 ALK 阳性的 AML。患者初诊和复发时,均检测到 RANBP2-ALK 融合基因,克唑替尼治疗 51 天后,融合基因消失,并于干细胞移植后长期保持阴性 。存在 RANBP2-ALK 融合基因伴 7 号染色体缺失是预后不良的指标,存在该异常的 AML 患者对细胞毒性化疗耐药。
过去报道过克唑替尼对 ALK 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阳性的 AML 等有不错的疗效。克唑替尼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过去曾报道用于治疗 ALK 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本例于克唑替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不错的疗效。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探究克唑替尼对存在 RANBP2-ALK 融合基因的 AML 的疗效。